近來在各式各樣的網海搜尋連結浮沉中,又有了一點點小小感想收穫。
首先是看到某些程度相當高的仿圖,作者說是高中生的自己畫的,當我連到本人時,發現已然是40/50的阿姨了。這點突然讓我非常的感慨。無論在少年時期的自己,覺得自己有多麼的特別/不特別,接著發現很多人跟自己有相同的嗜好,各人程度高低不同,日後也許放棄也許不放棄,那都是青春的一撇,但相比到40/50歲來看, 一股寂寥感油然而生。那些夢想到最後都變成甚麼了呢?能真正走到頂端,或堅持到最後的又有多少?如果只是被現實吞沒,夢想只能收到積滿灰塵的抽屜裡隱隱發光,那人生走這一趟到底算是什麼呢?
我覺得我一直以來都在想這類的問題,但是看到我這樣想的人都只有幾個反應;
1. 開導我。 可是我並不是憂鬱或想不開,只是提出時間相對於人生的困擾點,幹麼開導我呢?
2. 想太多。 說真的,想少一點或許比較快樂,可是生為智人種,天生就有用要來思考的大腦。
3. 同感,但是日子還是要過。 如果自行把很多責任扛在身上,然後說這樣很充實很快樂的話,那絕對是謊話。
好吧,由於這是十來年來不停自問自答自己探索的問題,也不會在這一點點的網誌上就找到答案的。
再來是最近的嗜好的事情了,由於暫且不受考試壓力影響,近來想撿回拉琴和畫畫的嗜好。
每次關於嗜好這檔事,就要跟家人的刻板觀念對抗,各種冷嘲熱諷嗤笑鄙視未曾間斷,真是難。
少時多少次為此所苦,爾後隨著年紀增長,覺得這是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選擇,儘管與利字當頭相抵觸,或是"未來你就知道不好好省錢的苦了",也許我也是那種追求小確幸的庸碌之輩,但至少在做著這些嗜好的當下,我很快樂、很舒壓,日後想起也並不覺得後悔(如果只是單純花錢收藏/收集物品,比較常會日後後悔),所以也不覺得有何不對,只是對於一再地受到阻撓感到厭煩罷了。
近年來雖然也受潮流影響,看了很多徒有爽度熱血,出了戲院卻空虛到不行的片,毫無反思於己之用,純粹打發時間外加表示自己有跟上流行。
次數多了也就厭倦了,跟手機遊戲一樣,一開始求新鮮、追進度,花了些錢下去,後來也就棄了,那才是比投資嗜好更無效益的。怎知好多人才覺得這些個錢值得花,求個須臾間的痛快。
這一個多禮拜來找琴也累了,便宜的嫌差、貴的買不起,也在想是否暫時不想花這麼大筆錢
......是不是因為備受阻攔所以熱情熄了? 如果每個自己熱情的事情都要這樣被澆熄,直到自己再也不生希望,是不是就會變成那種現實自利的樣子?
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追求想要的事情。